top of page

譯:懷念鄭博士 (風間 保裕)

  • drjohnscheng
  • 2021年5月2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那是從8月3日離開公司回到家,正打算到二樓換衣服時,聽到NHK播報追悼李登輝前總統的新聞後開始的。


就在兩個月前,邊聽著新聞裡高度稱讚臺灣的新冠肺炎對策,我們一家人還說著:“不知道鄭博士那邊怎麼樣了?打電話問候一下吧。”


此次新冠肺炎影響甚鉅,大學課程也改採遠端教學。平時上課只需要在教室裡經由板書講解,

但遠端教學必須事先用電腦準備好資料。“等資料製作告一段落再打電話吧。”我就這麼找藉口一再拖延,直到8月3日聽到了新聞報導。


我心想鄭博士為了籌辦李登輝先生的葬禮應該諸多煩勞,趕緊打了電話。那時才從夫人口中聽到鄭博士逝世的事。乍聽之下完全說不出話,只是震驚不已。夫人說是去年8月16日逝世的。再聽說新聞早已有相關報導,更讓毫不知情的我羞愧不已


第一次見到鄭博士賢伉儷是在2010年7月14日下午,出了新橋站剪票口之後,我們前往新橋站前通稱SL廣場對面大廈二樓的咖啡廳,聊了鄭博士的親弟弟喬治先生正在進行中的有關微波的話題。記得鄭博士之所以來找我,是因為不知從何人處得知我當時正在JAXA進行有關微波的研究;而我也在知道喬治先生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後,對他工作的內容非常感興趣。


此後每逢鄭博士賢伉儷造訪東京,我都會接到鄭博士的電話邀約見面。


2011年3月,我們一家受到鄭夫人邀請,前往臺灣參觀了前年開始舉辦的“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就是在鄭博士賢伉儷導覽下參觀完故宮博物院的那個飄著細雨的黃昏,從計程車的車內電視聽到“東京發生大事了!”。鄭博士指著的畫面上,可以看到國會議事堂的大型吊燈左右劇烈搖晃,我才驚覺事情的嚴重性。當天晚上被招待前往國立台灣大學校內的餐廳,在享用美味料理的同時,也暫時忘卻了東京的混亂,現在回想起來彷彿昨日。後來我才知道自己搭乘的班機降落台北松山機場的那一刻,正巧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


2013年3月,我受喬治先生之託主持在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辦的電磁界理論全球性國際學會PIERS,且因喬治先生臨時有急事無法出席,還把發表論文這個重責大任委託給了我。會議結束後當晚,受到鄭博士賢伉儷的招待,我與三宅Yukari女士一家人共度了快樂的時光,至今記憶猶新。


喬治先生也曾造訪日本。當時我與鄭博士賢伉儷陪同他參觀了Antenna技研公司,喬治先生還與為我們介紹現今日本通訊機器市場狀況等的川上春夫博士交流了資訊。

鄭博士賢伉儷曾數次前往位於吉祥寺的寒舍,亦多次在半藏門站附近的鑽石飯店附屬餐廳招待我和内人,對於鄭博士的溫情款待,我時時感謝在心。


最後一次見到鄭博士是他2017年來到寒舍之時。本已預約好吉祥寺的餐廳共進晚餐,但鄭夫人在前往餐廳途中被腳踏車撞到導致骨折,而雖有向警察報案,但迄今未尋獲肇事逃逸的犯人。如此莽撞之輩委實令人氣憤,而我更是對遭遇此事的鄭夫人,由衷地感到抱歉。


過往與鄭博士相處時的歡樂回憶,就像走馬燈似地在腦海中盤旋不去。他與小犬見面時,也非常爽快地直呼「雅(Masashi)、雅(Masashi)」。鄭博士真的是一位溫和、親切、心胸寬大、聰明的人士,他是真正的紳士,我由衷尊敬他。



在緬懷昔日風範的同時,衷心祈禱您在天國一切安好。

風間 保裕

喜久子


承蒙您生前的關照,您的笑容深深刻印在我的記憶之中,感激不盡。

風間 雅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緬懷這位海外台灣人運動的聖人

鄭紹良先生去世一年多,夫人黃美玲女士要為他出版紀念文集,向我邀稿。緬懷這位海外台灣人運動的聖人,真有無限感慨。本文所敘,只是鄭紹良先生海外事蹟的一鱗半爪。斯人已逝,典型猶存。真希望台灣人世世代代都能長記這個典型,當台灣面臨危難的時候,會有人奮起效法!...

 
 
 
鄭紹良 博士的思想

「思想」(thought, ideology) 是人類有別於其他生物的最重要分野. 人若無自己的思想, 只能算是「活著」的生物而已, 有性命, 卻無生命附帶意義, 也無使命感. 如此的人生, 就有如「瀟灑走一回」歌曲所唱的, 生既自然死亦無妨的寫照....

 
 
 

Comments


Commenting on this post isn't available anymore. Contact the site owner for more info.

© 2023 by The Artifact.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